彝人:涼山深處靚麗的風景線
涼山是彝人的地方,河邊山里田間走的都是彝人。在美姑、昭覺,彝人約占人口97%,就是那幾個漢人你也能想象的出是蹲在城里的。我在美姑訪問了兩個鄉(xiāng),都說全鄉(xiāng)只有一個漢人,是鄉(xiāng)政府干部。
涼山彝人有一種對于他們“純粹”彝族地位的自豪。在西昌,爾布什哈和我聊天,說到云南彝人的漢化習俗時露出明顯的鄙夷神情。爾布是涼山奴隸社會博物館副館長,甘洛末代土千戶嶺光電是他的父親。他這份自豪令我吃驚,也叫即將進入大涼山“不毛”的我有點緊張。
1彝族起源咱就不考察了,因為學術界還遠沒吵完呢,比如有人說彝人最初來自山東沿海,有的說來自伊朗,有的說南來,有的說北來……咱們只說一個能說清的故事,就是“六祖分支”。大約二千年前彝家先祖的六兄弟分家,那時候他們住在今天的云南昭通一帶,也就是云貴川交界帶。老大老二往南去了云南腹地,老三老四往西去了大涼山,老五老六去了貴州。老三老四這兩支就是涼彝的祖先。為啥學術界比較一致接受這個六祖分支的故事呢?彝人有送亡靈回祖地的習俗。舉行送靈儀式要念指路經,仔細告訴靈魂回祖地要經過哪些山山水水,免得他們迷路蹉跎!吨嘎方洝吩诒本┤(lián)書店地下一層有賣的。通過研究各地彝人的指路經,學者們發(fā)現(xiàn)各地彝人送靈都送到云南昭通一帶。
后來到明清時期,云貴改土歸流,中央政權的壓迫把一些云貴彝人趕進了涼山,所以現(xiàn)在的涼山彝人也不都是老三老四那兩支的后代。涼山彝人也有朝外遷徙的,比如鹽源的彝人,比如寧蒗的彝人,都是涼山彝人的擴散。
2按爾布什哈的說法,以前云貴川彝人的習俗差不多,但是明朝改土歸流在云南和貴州成功,大大改變了那里彝人的文化。比如云南彝族現(xiàn)已不用火葬而用漢族的土葬法。最令爾布不齒的是云南彝家的堂屋里用漢字貼著“天地君親師”。涼彝屋子里也敬祖先,可不是用這個方式。的確,我夏天在貴州時看見了一些“天地君親師”出現(xiàn)在苗人、土家人的堂屋,在涼山彝人家看不到這個。到今天涼山彝人還都是火葬,我還參觀了一個村子外的火葬場地。民國時期,這個那個小軍閥頗有幾個企圖當為彝人移風易俗的時代楷模,試圖在自己管得著的某片彝區(qū)“改土歸流”,強令廢除火葬,要求彝人貼對聯(lián),而且只能買司令給的對聯(lián),一兩銀子一副,買晚了還漲價。這樣的軍閥當然不可能搞定涼山。
3其實涼山彝族內部也有差異,比如,大家都知道彝族男人的一個標志是把前額一撮頭發(fā)纏成高翹的英雄結,其實那只是一部份人的習慣,流行在依諾、什乍地區(qū)。再比如令我們著迷的百褶裙,只流行在所地人當中。請看附圖,涼山彝人可歸作三部分,分別叫:所地人、什乍人、依諾人。這都是譯音,還有寫成所第、式雜、圣乍、以洛的。本地人對這三個區(qū)賦予簡單易記的名字,分別叫小褲腳、中褲腳、大褲腳,是拿男子褲腳的寬窄尺寸來做代表的。所謂大褲腳有多寬大呢?扯起來和大裙子沒什么區(qū)別。小褲腳則和我們平時的褲子一樣。
小褲腳、中褲腳、大褲腳的人不光在褲子上有區(qū)別,他們說不同的方言,除交界地帶外基本上互相聽不懂。80年代,中褲腳的語言被定為涼山彝族的“普通話”。喜德縣有個鎮(zhèn)叫米市,那里的語音被定為標準音,就好像北京話被定為普通話的標準音。
先說下,附圖只是粗略的區(qū)域示意圖,免得你去鉆研點資料然后拿特別細的細節(jié)來拷打我。甘洛縣處在中、大褲腳兩區(qū)的交界,而昭覺處在三個區(qū)的交界,這也就是為什么昭覺縣這兩年自稱“彝族服飾之鄉(xiāng)”。有的文獻把涼山彝區(qū)劃分的更細一點,有劃成四個、五個、六個區(qū)的,但大家都承認這三個是主要的大區(qū)。其實各區(qū)的男女老少服飾都有特點,自成系統(tǒng),比如帽子和裙子。單把男子褲腳拿出來說,簡單直接,指稱足夠明白,也反映了彝族社會里雄性的主導地位。
解放前彝族被稱為倮羅。30年代末、40年代初,嶺光電寫了一本《倮情述論》,介紹涼山彝人這幾部分的特點:所地人守舊遲緩,志氣衰弱,不善技藝,往往坐失良機;什乍人和外界接觸多,狡猾權變,輕浮攀比,學了漢人的不團結、缺信用,善于“持舊德以迎新智”;依諾人團結,勇戰(zhàn),重信,自尊,遵守傳統(tǒng)價值觀,擅長鐵木銅銀技藝。
4嶺光電的文章說過去依諾人比較先進,到他寫文章的年代是什乍人比較先進。他認為活動地域大、與外界接觸多的,就比較先進。他特別表揚鹽源一帶的彝人在和其他民族交往混雜中學到了新的生產和作戰(zhàn)方式,經濟發(fā)達,族人外出當官的也多。
小、中、大褲腳的區(qū)別是怎么產生的?有的資料說最初都是中褲腳,后來依諾地區(qū)和外界交往多,生活奢侈,布匹容易獲得,所以褲腳變大。小褲腳的產生原因則是作戰(zhàn)中發(fā)現(xiàn)小褲腳比較方便實用。這只是資料里的一家之言,聊備一說罷了。其實一地的習俗是個整體,不會只因為布料來源而形成和維持。比如說,不同地區(qū)的統(tǒng)治者(土司和黑彝們)肯定對本地風俗有重要影響,但本文不可能展開來說了。
我覺得嶺光電60多年前說的幾部分彝人的風氣今天還留有點影子。美姑、昭覺、布拖這三個彝人比例最高的縣中,布拖縣城是最小最土的,不過他們正拼命地追趕,大興豪華建筑工程。某年國慶節(jié),布拖辦了建縣50年慶典,又游行又放焰火,據說花了上億元,而這樣一個窮縣的年總產值也就在2000萬元的數量級上,靠吃財政飯,基本上沒有自己的經濟驅動力。我驚訝的是花這么多錢辦活動,他們的宣傳工作居然只限于涼山州內,成了只給本地人和直接領導看的大戲。我問過當地干部,他們不想對外宣傳。這或許和嶺光電說的守舊遲緩、坐失良機的習慣有關?
這對于旅游者可能倒是個好消息。要是想看涼山彝族服裝,找個趕集的日子到布拖看吧。這里逢十趕集。有個什么資料我晃過一眼,說布拖是涼彝傳統(tǒng)服裝保留最多的地方,我同意。姑娘們五六成群,裝扮齊整,藏青色解放帽,兩肩高挑的板正披肩,真正羊毛織的百褶裙有厚重沉穩(wěn)的風范,紅撲撲的臉膛,矯健的身姿,態(tài)度從容在集場上來回逛,我看了覺得走秀的成分大于做買賣。臨離開布拖的頭一晚,有個農民告訴我,他8月剛娶了老婆,就是在集市上供自己家人暗中參觀后定下來才結婚的。我恍然大悟,難怪那么多健美的布拖姑娘無休止地結伙游蕩,招搖過市。眼瞅著,真是一道撓心的靚麗風景線!
源于四川在線/圖源于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