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活動—彝族的民族活動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彝族人口4,446,l00人,是云南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此為1997年云南省民族人口統(tǒng)計數字)。云南省絕大部分縣市都有彝族分布,而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衰牢山區(qū),烏蒙山區(qū)和滇西北小涼山一帶比較集中。繼彝族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就已出現(xiàn)于我國史籍,其先民是與氐羌有淵源關系的"昆明"人。 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種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jié)文字,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1957年通過了彝文規(guī)范方案,確定819個規(guī)范彝字,并開始試行。 彝族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yī)學、歷法等著作中,不乏價值極高的珍貴文獻。流行的民間集體舞是“跳樂”。傳統(tǒng)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彝族主要從事農業(yè),畜牧業(yè)是副業(yè),手工業(yè)生產也相當發(fā)達。 彝族服飾多彩多姿,可區(qū)別的有近百種。 小涼山彝族還有父子連名制,至今許多人還能背誦數十代父子連名的譜系。葬禮也多種多樣,內地彝族實行土葬,小涼山實行火葬。
歷史
遠古時代,其先民就已在滇池、工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兩地區(qū)生息繁衍。后來羌人南下,與當地的土著部落不斷融合。羌人南下主要從甘肅、寧夏、青海等一帶南下,到岷山以東至金沙江畔一帶。14--17世紀,由于屯兵,大批漢人進入彝族聚集區(qū),其中還有商人。東漢、魏、晉、南北朝時的“夷”、“縹”;唐、宋時期的“烏蠻”;元、明時期的“羅羅”、“保羅”等,都是當時對西南彝族先民的稱呼。到16世紀下半葉,云南全省漢族已經占多數,原來的彝族聚集區(qū)逐漸變?yōu)橐蜐h共居區(qū)。 早在公元初,彝族地區(qū)的居民就泛稱為“夷”。其自稱為諾蘇潑、納蘇、尼蘇等。意思都是“黑族”,因為彝族崇尚黑色。
禮儀
彝族是一個文武并重,講究文明禮貌的民族。長幼之間,誰長誰幼,誰大誰小,不僅論年齡,還依據父家譜蝶或母系譜蝶的長晚來定,不許喊錯。在特殊的公共場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輩數大小排列,長輩在場時發(fā)言不準搶先。彝族有“客人長主三百歲”之俗話,凡有客人來,必須讓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煙茶相待。 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牲待客,并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后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種菜肴。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里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并為長輩添飯、夾菜、泡湯。
節(jié)慶
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主要節(jié)日有十月年、火把節(jié)及區(qū)域性的節(jié)日和祭祀活動。 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tǒng)年,多在農歷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節(jié)期5—6天,節(jié)日里要殺豬、羊,富裕者要殺牛,屆時要盛裝宴飲,訪親問友,并互贈禮品. 火把節(jié):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云南許多民族的共同節(jié)日,通常在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qū)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谷豐登;鸢压(jié)一般歡度三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后兩天舉辦摔跤、賽馬、斗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后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彝族火把節(jié)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說:名叫十大力的惡魔到人間破壞人們的幸福生活。地上的一們叫包聰的大力士與他摔跳定勝負。惡魔斗輸后放出各種害蟲來糟踏人們的莊稼。包聰又集合起人們點燃一支支火把去燒死害蟲,保衛(wèi)了人民的幸福生活。這一天正好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在彝族山寨,到了火把節(jié)之夜,村村寨寨都要豎起一個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圍,以示團結齊心。人們穿上節(jié)日盛裝,圍著火把唱歌跳舞。在最高潮的時候,人們還要舉著熊熊燃燒的火把,繞住房和田邊地頭,邊走邊唱,并發(fā)出陣陣洪亮的歌聲和吼聲;火把相連,形成條條火龍,蔚為壯觀。火把節(jié)期間的白天,男子們參加摔跤、賽馬、斗牛、斗羊、爬桿等活動和比賽。婦女們的活動主要是唱歌、跳舞、有的向摔跳、斗牛等比賽的優(yōu)勝者敬酒。 補年節(jié):居住在四川、云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農歷二月初十和十一日,還要過一次年節(jié),彝語稱這個節(jié)為“麻龍火”。 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guī)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云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集會。 彝族還過插花節(jié),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節(jié),關于這個節(jié)日,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楚雄曇華山有下殘暴荒淫的土官,修建了一座"天仙園",欺騙彝族人民說里面有仙女在織布、繡花。強迫各村各寨把最漂亮的姑娘送到"天仙園"去供土官淫樂,逼死了許多彝族姐妹。有個咪依嗜的漂亮姑娘,為了拯救彝家姐妹,在農歷二月初八這天,只身闖進"天仙園",取下頭上戴著的有劇毒的白色馬櫻花泡進酒里,與土官共飲,毒死了土官,犧牲了自己,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英勇獻身的姑娘,便把農歷二月初八這天定為插花節(jié),這一大,人們把采摘來的杜鵑花插在門前、屋后,掛在牛羊角上,彝家男女老少,人人戴花,表示抗暴除惡、祈求吉祥幸福。青年男女更是穿上節(jié)日盛裝,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相好的青年男女如一方將杜鵑花插在另一方的頭上,即表示對對方的愛情矢志不渝。
婚俗
云南彝族有許多古樸的習俗,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建國前,流行交錯從表婚和轉房制,某些地方有“不落夫家”和“搶婚”遺俗,既反映了奴隸制、封建制婚姻的特點,又保留有原始社會的殘余。“不落夫家”就是指新娘婚后長住娘家,懷孕后才到夫家居住。“搶婚”一種是當女方不滿包辦婚而另自尋夫家時,夫家即刻搶婚;另一種是假搶,如男女相愛,遇到阻力,雙方事先約好暗號,男家親友設埋伏圈,女方按時借故外出勞動,到預約地點,男方親友就出來搶婚,女方佯裝呼救,女家及其鄰居聞聲追趕,也只湊個熱鬧,過后男方又請人圓場。這種風俗在佤、傣、哈尼和納西族中都有。 男女青年訂婚之后,便要進行婚宴的準備;檠缍嘤秘i、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中或壩子里,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彝族婚俗,聯(lián)系感情的一個主要途徑是對歌。紅白喜事,上山砍柴,甚至男女相遇也要對歌。青年人多通過對歌互相了解,認識,加深感情,定下終身。彝族的姑娘房,也稱公房,是彝族青年的樂園,婚前,公房就是男女青年幽會和娛樂的地方。彝族的婚姻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由的,也有請媒人說親的。彝族的婚禮是五花八門的,背新娘就是婚禮中的一個十分有趣的風俗,新娘出嫁時,先由媒人從樓上背下來,送到大門外交給新郎,再由新郎的男朋友伴郎背起,在討親隊伍的護送下一直到家。彝家山寨,山高路遠,一路上,背新娘的伴郎累得汗流浹背,喘息不止,新娘的陪伴--伴娘就在地上鋪上事先準備好的新草席和毛毯,讓新娘坐地休息,待伴郎喘過氣來,又繼續(xù)上路。新娘必須在太陽落山前背回男家。新娘一到,就舉行“迎親”儀式,讓新郎、新娘坐在大門前的凳子上,樂師們奏起熱烈的“迎親調”,親朋好友燃放爆竹,點起火把,祝賀新人。然后,伴娘背起新娘,前面一個舉著火把,一人撒青松毛鋪路,新郎和伴郎隨之于后,在眾人簇擁下人洞房。“迎親”儀式一結束,就開始跳舞,歌聲合著舞步響了起來,大家通宵達旦的歡樂。這場喜事剛結束,許多青年男女便找到了自己的對象。 彝族也有非常儉樸的婚禮,彝族支系,居住在彌勒縣的阿細人自古以來婚姻自主,婚禮儉樸。他們選擇對象的條件不是相貌,而是勤勞。阿細青年自由戀愛;橐龀绦颍话闶桥南鹊侥屑覄趧觾商,以此向男方父母認親,男家不擺酒席,不請客。這樣往返幾次,共同勞動,以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這時,雙方中,有一方心有悔意,婚事可以就此罷休;若都表示滿意,婚事就算完畢了。以勤勞取人,奠定了阿細人婚姻幸福,美滿的基礎,所以在阿細人中,因草率成婚而釀成不幸結局的為數很少。
服飾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qū)別近百種,琳瑯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huán),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區(qū)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繡有精致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繡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奪目。 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繡而成。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對彝族青年,女的長得像妮尾綠(一種美麗的山花)一樣美麗。男的長得像金竹一樣標致。他們在一個月夜。來到森林中約會,被森林中的魔王發(fā)現(xiàn)了,小伙子被殺死,姑娘不愿遭受魔王的凌辱而逃走。當姑娘跑到一個山寨時,寨中突然雄雞高叫,魔王聽到雞的叫聲,才停止追趕,美麗的姑娘才幸免落入魔掌。后來,姑娘知道魔王怕雄雞,就抱著一只雄雞來到他們約會的地方。這時,雄雞高叫,她的情人立即蘇醒復活。他們結為夫妻,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 居住在山區(qū)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篷,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志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繡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lián)Q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發(fā)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長錐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閑暇把胡須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飲食
大多數彝族習慣于日食三餐,以雜糧面、米為主食。安寧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為疙瘩飯。午餐以粑粑做為主食,備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蕎麥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據說蕎面粑粑有消食、化積、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變質。貴州女寧蕎酥已成為當地久負盛名的傳統(tǒng)小吃。 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巖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 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兩種,另一種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菜肴。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以烤茶為主,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彝族風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農家常菜;白水煮乳豬,云南彝族傳統(tǒng)佳肴,用乳豬水煮后蘸食;鍋巴油粉,云南彝族風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建筑
族群眾喜愛在依山傍水,層林環(huán)繞處居住。住房多為雙斜面的木板房,少數富裕人家建有土墻。 彝族的木板房,房屋用木板、籬笆排扎四壁,不留窗房,只留一門。屋頂蓋薄板,屋脊搭籬笆,上壓石塊。 室內用籬笆或木板隔成左中右3間﹔左間為臥室,存放糧食和貴重物品﹔中間為會客室、廚房等﹔右間存放粗糧,擱放農具,石磨等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彝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近幾年來,多數居住土木結構的新式瓦房,有的住進磚木結構的樓房。
禁忌
彝族民間禁忌很多,在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都有表現(xiàn),且各地有別。 飲食禁忌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因這些動物與人類同源出于雪;是雪的子孫;過年三天內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進屋,否則鬼魂會附其上;禁過年七天內推磨,會使家境貧困;禁平日反向推磨,會給家庭帶來災難;忌推磨時磨心突斷,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后把湯匙扣于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諸上種種禁忌涉及到食物品類、飲食方式、食品制作、飲食主體,這些飲食禁忌習俗直接影響到彝族飲食文化結構。 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婦女不能上房頂。忌諱觸摸男子的“天菩薩”,犯忌者要宰牲,打酒謝罪賠禮;解放前等級低下的犯忌者,還有被斷臂、處死的危險。如果被婦女抓摸了“天菩薩”,此男子將終身不吉,事后“天菩薩”必須剃盡,否則死后不能鬼歸祖界。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俗信認為婦女的生育魂“格非”最愛附在這些物件上,若送與別人,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日常生活中,忌舀湯時反手用木勺,忌和燕麥面時順時針方向攪動,忌人出遠門便掃地,因為這些都是喪葬時的習俗。忌諱言死,而稱“老了”。忌諱影子被人踩踏,被踩者一定會為此報復。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靈箐附近鳴槍行獵,或砍樹燒荒。禁止在焚場或墓地打豬草、放牧。參加祈雨儀式時,禁止男子戴帽、女子打包頭。禁止跨越火塘或踩踏鍋莊石.
宗教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區(qū),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guī)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云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集會。 過去流行多神崇拜,祭祀祖先。一些與漢人長期雜居的彝族人,也信佛教。19世紀末,信基督教、天主教的先后傳入,但信者不多。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lián)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于百度百科網
歷史
遠古時代,其先民就已在滇池、工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兩地區(qū)生息繁衍。后來羌人南下,與當地的土著部落不斷融合。羌人南下主要從甘肅、寧夏、青海等一帶南下,到岷山以東至金沙江畔一帶。14--17世紀,由于屯兵,大批漢人進入彝族聚集區(qū),其中還有商人。東漢、魏、晉、南北朝時的“夷”、“縹”;唐、宋時期的“烏蠻”;元、明時期的“羅羅”、“保羅”等,都是當時對西南彝族先民的稱呼。到16世紀下半葉,云南全省漢族已經占多數,原來的彝族聚集區(qū)逐漸變?yōu)橐蜐h共居區(qū)。 早在公元初,彝族地區(qū)的居民就泛稱為“夷”。其自稱為諾蘇潑、納蘇、尼蘇等。意思都是“黑族”,因為彝族崇尚黑色。
禮儀
彝族是一個文武并重,講究文明禮貌的民族。長幼之間,誰長誰幼,誰大誰小,不僅論年齡,還依據父家譜蝶或母系譜蝶的長晚來定,不許喊錯。在特殊的公共場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輩數大小排列,長輩在場時發(fā)言不準搶先。彝族有“客人長主三百歲”之俗話,凡有客人來,必須讓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煙茶相待。 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牲待客,并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后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種菜肴。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里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并為長輩添飯、夾菜、泡湯。
節(jié)慶
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主要節(jié)日有十月年、火把節(jié)及區(qū)域性的節(jié)日和祭祀活動。 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tǒng)年,多在農歷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節(jié)期5—6天,節(jié)日里要殺豬、羊,富裕者要殺牛,屆時要盛裝宴飲,訪親問友,并互贈禮品. 火把節(jié):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云南許多民族的共同節(jié)日,通常在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有的地區(qū)也祭土主,相互宴飲,吃坨坨肉,共祝五谷豐登;鸢压(jié)一般歡度三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后兩天舉辦摔跤、賽馬、斗牛、競舟、拔河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后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彝族火把節(jié)來自一個古老的傳說:名叫十大力的惡魔到人間破壞人們的幸福生活。地上的一們叫包聰的大力士與他摔跳定勝負。惡魔斗輸后放出各種害蟲來糟踏人們的莊稼。包聰又集合起人們點燃一支支火把去燒死害蟲,保衛(wèi)了人民的幸福生活。這一天正好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在彝族山寨,到了火把節(jié)之夜,村村寨寨都要豎起一個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圍,以示團結齊心。人們穿上節(jié)日盛裝,圍著火把唱歌跳舞。在最高潮的時候,人們還要舉著熊熊燃燒的火把,繞住房和田邊地頭,邊走邊唱,并發(fā)出陣陣洪亮的歌聲和吼聲;火把相連,形成條條火龍,蔚為壯觀。火把節(jié)期間的白天,男子們參加摔跤、賽馬、斗牛、斗羊、爬桿等活動和比賽。婦女們的活動主要是唱歌、跳舞、有的向摔跳、斗牛等比賽的優(yōu)勝者敬酒。 補年節(jié):居住在四川、云南、貴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農歷二月初十和十一日,還要過一次年節(jié),彝語稱這個節(jié)為“麻龍火”。 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guī)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云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集會。 彝族還過插花節(jié),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節(jié),關于這個節(jié)日,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楚雄曇華山有下殘暴荒淫的土官,修建了一座"天仙園",欺騙彝族人民說里面有仙女在織布、繡花。強迫各村各寨把最漂亮的姑娘送到"天仙園"去供土官淫樂,逼死了許多彝族姐妹。有個咪依嗜的漂亮姑娘,為了拯救彝家姐妹,在農歷二月初八這天,只身闖進"天仙園",取下頭上戴著的有劇毒的白色馬櫻花泡進酒里,與土官共飲,毒死了土官,犧牲了自己,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英勇獻身的姑娘,便把農歷二月初八這天定為插花節(jié),這一大,人們把采摘來的杜鵑花插在門前、屋后,掛在牛羊角上,彝家男女老少,人人戴花,表示抗暴除惡、祈求吉祥幸福。青年男女更是穿上節(jié)日盛裝,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相好的青年男女如一方將杜鵑花插在另一方的頭上,即表示對對方的愛情矢志不渝。
婚俗
云南彝族有許多古樸的習俗,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建國前,流行交錯從表婚和轉房制,某些地方有“不落夫家”和“搶婚”遺俗,既反映了奴隸制、封建制婚姻的特點,又保留有原始社會的殘余。“不落夫家”就是指新娘婚后長住娘家,懷孕后才到夫家居住。“搶婚”一種是當女方不滿包辦婚而另自尋夫家時,夫家即刻搶婚;另一種是假搶,如男女相愛,遇到阻力,雙方事先約好暗號,男家親友設埋伏圈,女方按時借故外出勞動,到預約地點,男方親友就出來搶婚,女方佯裝呼救,女家及其鄰居聞聲追趕,也只湊個熱鬧,過后男方又請人圓場。這種風俗在佤、傣、哈尼和納西族中都有。 男女青年訂婚之后,便要進行婚宴的準備;檠缍嘤秘i、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中或壩子里,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彝族婚俗,聯(lián)系感情的一個主要途徑是對歌。紅白喜事,上山砍柴,甚至男女相遇也要對歌。青年人多通過對歌互相了解,認識,加深感情,定下終身。彝族的姑娘房,也稱公房,是彝族青年的樂園,婚前,公房就是男女青年幽會和娛樂的地方。彝族的婚姻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由的,也有請媒人說親的。彝族的婚禮是五花八門的,背新娘就是婚禮中的一個十分有趣的風俗,新娘出嫁時,先由媒人從樓上背下來,送到大門外交給新郎,再由新郎的男朋友伴郎背起,在討親隊伍的護送下一直到家。彝家山寨,山高路遠,一路上,背新娘的伴郎累得汗流浹背,喘息不止,新娘的陪伴--伴娘就在地上鋪上事先準備好的新草席和毛毯,讓新娘坐地休息,待伴郎喘過氣來,又繼續(xù)上路。新娘必須在太陽落山前背回男家。新娘一到,就舉行“迎親”儀式,讓新郎、新娘坐在大門前的凳子上,樂師們奏起熱烈的“迎親調”,親朋好友燃放爆竹,點起火把,祝賀新人。然后,伴娘背起新娘,前面一個舉著火把,一人撒青松毛鋪路,新郎和伴郎隨之于后,在眾人簇擁下人洞房。“迎親”儀式一結束,就開始跳舞,歌聲合著舞步響了起來,大家通宵達旦的歡樂。這場喜事剛結束,許多青年男女便找到了自己的對象。 彝族也有非常儉樸的婚禮,彝族支系,居住在彌勒縣的阿細人自古以來婚姻自主,婚禮儉樸。他們選擇對象的條件不是相貌,而是勤勞。阿細青年自由戀愛;橐龀绦颍话闶桥南鹊侥屑覄趧觾商,以此向男方父母認親,男家不擺酒席,不請客。這樣往返幾次,共同勞動,以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這時,雙方中,有一方心有悔意,婚事可以就此罷休;若都表示滿意,婚事就算完畢了。以勤勞取人,奠定了阿細人婚姻幸福,美滿的基礎,所以在阿細人中,因草率成婚而釀成不幸結局的為數很少。
服飾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qū)別近百種,琳瑯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huán),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區(qū)的彝婦女都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繡有精致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繡有精美多彩的花邊,尤其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奪目。 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繡而成。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對彝族青年,女的長得像妮尾綠(一種美麗的山花)一樣美麗。男的長得像金竹一樣標致。他們在一個月夜。來到森林中約會,被森林中的魔王發(fā)現(xiàn)了,小伙子被殺死,姑娘不愿遭受魔王的凌辱而逃走。當姑娘跑到一個山寨時,寨中突然雄雞高叫,魔王聽到雞的叫聲,才停止追趕,美麗的姑娘才幸免落入魔掌。后來,姑娘知道魔王怕雄雞,就抱著一只雄雞來到他們約會的地方。這時,雄雞高叫,她的情人立即蘇醒復活。他們結為夫妻,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 居住在山區(qū)的彝族,過去無論男女,都喜歡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氈。它形似斗篷,用羊毛織成,長至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一般為深黑色。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志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繡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lián)Q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有約三寸長的頭發(fā)一綹,漢語稱為“天菩薩”,彝語稱為“子爾”。這是彝族男子顯示神靈的方式,千萬不能觸摸。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長錐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子以無須為美,利用閑暇把胡須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絲線。
飲食
大多數彝族習慣于日食三餐,以雜糧面、米為主食。安寧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為疙瘩飯。午餐以粑粑做為主食,備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蕎麥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據說蕎面粑粑有消食、化積、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變質。貴州女寧蕎酥已成為當地久負盛名的傳統(tǒng)小吃。 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巖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 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兩種,另一種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菜肴。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以烤茶為主,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彝族風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農家常菜;白水煮乳豬,云南彝族傳統(tǒng)佳肴,用乳豬水煮后蘸食;鍋巴油粉,云南彝族風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建筑
族群眾喜愛在依山傍水,層林環(huán)繞處居住。住房多為雙斜面的木板房,少數富裕人家建有土墻。 彝族的木板房,房屋用木板、籬笆排扎四壁,不留窗房,只留一門。屋頂蓋薄板,屋脊搭籬笆,上壓石塊。 室內用籬笆或木板隔成左中右3間﹔左間為臥室,存放糧食和貴重物品﹔中間為會客室、廚房等﹔右間存放粗糧,擱放農具,石磨等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彝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近幾年來,多數居住土木結構的新式瓦房,有的住進磚木結構的樓房。
禁忌
彝族民間禁忌很多,在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都有表現(xiàn),且各地有別。 飲食禁忌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因這些動物與人類同源出于雪;是雪的子孫;過年三天內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否則對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婦女忌食難產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進屋,否則鬼魂會附其上;禁過年七天內推磨,會使家境貧困;禁平日反向推磨,會給家庭帶來災難;忌推磨時磨心突斷,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后把湯匙扣于碗盆的邊沿上,因這是給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諸上種種禁忌涉及到食物品類、飲食方式、食品制作、飲食主體,這些飲食禁忌習俗直接影響到彝族飲食文化結構。 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婦女不能上房頂。忌諱觸摸男子的“天菩薩”,犯忌者要宰牲,打酒謝罪賠禮;解放前等級低下的犯忌者,還有被斷臂、處死的危險。如果被婦女抓摸了“天菩薩”,此男子將終身不吉,事后“天菩薩”必須剃盡,否則死后不能鬼歸祖界。忌諱婦女送自己的首飾、衣物給別人,俗信認為婦女的生育魂“格非”最愛附在這些物件上,若送與別人,會影響生育和孩子的順利成長。日常生活中,忌舀湯時反手用木勺,忌和燕麥面時順時針方向攪動,忌人出遠門便掃地,因為這些都是喪葬時的習俗。忌諱言死,而稱“老了”。忌諱影子被人踩踏,被踩者一定會為此報復。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靈箐附近鳴槍行獵,或砍樹燒荒。禁止在焚場或墓地打豬草、放牧。參加祈雨儀式時,禁止男子戴帽、女子打包頭。禁止跨越火塘或踩踏鍋莊石.
宗教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區(qū),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在祭祀活動中,以祭龍規(guī)模最大。祭龍選在二、三、四月中的一個龍日,以村寨為單位每人自帶一碗米、一小塊鹽,由老人備香火,在龍樹下集體祭祀;云南彝族則選擇正月的第一個龍日進行祭龍,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長幼,飯自帶,肉共食,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集會。 過去流行多神崇拜,祭祀祖先。一些與漢人長期雜居的彝族人,也信佛教。19世紀末,信基督教、天主教的先后傳入,但信者不多。
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站長取得聯(lián)系,及時刪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謝謝,涼山州網-源于百度百科網